当前位置: 完美(中国) >> 专业建设 >> 教学科研 >> 正文

计应教研室-分类教学改革方案研讨会

发布者:计应教研室 [发表时间]:2025-05-28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,[具体日期]上午,信息工程学院计应教研室召开“分类教学改革方案”专题研讨会。全体教师齐聚一堂,就分类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、课程设置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旨在构建更科学、更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。

会上,计应教研室赵主任结合学院发展战略和教育教学现状,详细阐述了分类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与实施方案。赵主任指出,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,学生在学习基础、兴趣爱好、职业规划等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,传统统一的教学模式已难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、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。因此,推进分类教学改革迫在眉睫。此次分类教学改革将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、职业意向等因素,把学生分为“技能拓展班”(面向就业,侧重专业技能提升)、“学术提升班”(瞄准升学,强化理论知识学习)以及“综合发展班”(注重综合素质培养,拓宽就业与升学双向渠道)。同时,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,构建“基础课程打根基、分类课程显特色、选修课程拓视野”的课程架构。

赵主任进一步强调,分类教学改革要注重与教学资源整合、评价体系革新协同推进。在教学资源方面,针对不同班级特点,组织教师编写特色教材、开发线上学习资源;在评价体系上,摒弃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,对技能拓展班采用“技能考核+项目成果”评价模式,学术提升班采用“理论考试+论文撰写”评价模式,综合发展班则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、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,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。此外,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行业前沿动态和升学考试要求,引入实际案例。

与会教师积极参与讨论,分享各自对分类教学改革的理解与建议。大家一致认为,分类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。在后续教学实践中,将从以下方面积极落实改革方案:一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特点,创新教学方法,如在技能拓展班开展“工学交替+企业实训”教学,在学术提升班运用“问题导向+小组研讨”模式,在综合发展班推行“活动引领+实践体验”教学;二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,组织教师参加专项培训和教研活动,提升教师实施分类教学的能力;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定期对分类教学效果进行评估,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,及时优化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。

此次研讨会为分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,明确了任务。未来,信息工程学院计应教研室将以此次改革为抓手,持续完善分类教学体系,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,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