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完美(中国) >> 专业建设 >> 教学科研 >> 正文

软件技术教研室分类教学改革方案研讨会(一)

发布者:陈杰 [发表时间]:2025-04-02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一、会议背景与目的

陈杰主任主持会议并作开场发言,强调分类教学改革的重要性:  

1. 改革背景:  

  当前高职学生基础差异大、学习目标多元化,传统“一刀切”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。  

  学校提出“分类培养、分层教学”的指导方针,要求各教研室结合专业特点推进改革。  

2. 改革目标:  

  针对学生就业、升学、技能竞赛等不同发展方向,设计差异化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。  

  提升教学实效性,助力学生精准定位职业路径。  

二、分类教学改革方案解读(任玉泽老师)

任玉泽老师代表改革小组汇报初步方案框架:  

1. 分类方向:  

  就业导向班:侧重企业岗位技能(如Java开发、前端工程、软件测试),强化项目实战、企业案例教学。  

  升学导向班:对接专升本考试大纲,加强数学、英语及专业理论课程,增设备考辅导模块。  

  技能竞赛班:以“蓝桥杯”“职业技能大赛”等赛事为导向,选拔潜力学生,实行导师制集训。  

2. 实施计划:  

  学生分班机制:开学凭个人意向进行首次分班,大一第以学期末,通过学业测评+职业意向调研双向评估再次分班。  

  动态调整:每学期末根据学生表现及意愿调整班级归属。  

3. 配套措施:  

  开发分类课程资源库,与企业合作编写校本教材。  

  组建跨班级导师团队,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会。  

三、讨论与建议

参会教师围绕方案展开讨论,主要意见如下:  

1. 贾江涛老师:  

  建议明确分班后的管理细则,避免班级间资源分配不均。  

  提出“共享选修课”机制,允许学生跨班选修部分课程。  

2. 李世娟老师:  

  强调需加强升学班学生的心理辅导,缓解备考压力。  

  提议建立“分类教学学生档案”,跟踪学生发展轨迹。  

陈杰主任总结会议并布置后续工作:  

1. 会议共识:  

  分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,需兼顾科学性与灵活性,分班机制避免“标签化”。  

  动态调整、资源共享、校企协同为改革关键支撑点。  

2. 任务分工:  

  改革小组(任钰泽牵头):根据讨论意见修改方案,5日内提交修订稿。  

  全体教师:针对所授课程,提出分类教学适配建议(本周五前汇总至教研室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