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活动主要内容
(一)教材建设专项
问题诊断与建设目标
现状分析:现有教材滞后于技术发展(如未覆盖AIGC工具应用),缺乏产教融合案例,思政元素形式化。
建设目标:
开发3本“活页式+工单式”新形态教材(覆盖核心课程);
融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(占比≥40%),配套数字化资源(微课、代码库、虚拟仿真);
实现课程思政“模块化嵌入”(每章设置“技术伦理”“工匠精神”专题栏目)。
(二)考试改革专项
改革方向:
考核模式:推行“过程性评价(60%)+终结性实操(40%)”;
工具创新:引入代码自动评阅系统(如HackerRank)、在线答辩平台;
内容重构:减少理论记忆题,增加企业级项目任务(如“用户管理系统需求迭代开发”)。
任钰泽建议: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“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历程”场景,增强思政内容的情景感染力。
教学设计与技术赋能
王志喜分享:在《Web前端开发》课程中,通过“乡村振兴主题网站设计”项目,融入“服务基层”价值观教育;
袁越辉提议:开发“课程思政案例生成工具包”(含思政关键词库、教学场景模板),降低教师备课难度。
二、讨论要点
(一)教材建设痛点突破
产教融合深度不足
解决方案:
李世娟:与讯方共建“教材开发实验室”,企业工程师驻校参与案例编写(6月起实施);
张某某:教材增设“企业导师点评”栏目,每章嵌入1个技术决策思维案例。
数字化资源开发滞后
行动项:
教研室统一采购Captivate、Camtasis视频制作工具(7月25日前);
成立数字资源小组(组长:陈杰),开发配套VR实训模块(覆盖教材80%核心技能点)。
